日期:2025-09-12 07:11:18
群核科技董事长黄晓煌说,对群核最大的误解是认为他们是“家居SaaS公司”。目前,作为“杭州六小龙”之一的群核,80%以上的收入来自一款名为酷家乐的家居设计软件。
但相比三维家等“家居SaaS公司”,群核的特殊之处在于,重资产做技术投入,自建算力集群、自己训练模型,这也成为它亏损的主要来源。
要理解群核,首先要理解创始团队的心态。群核创始团队并非来自家居行业,而是来自英伟达、谷歌、亚马逊等科技公司,工程师基因让他们觉得推动技术发展,比赚钱更重要。
黄晓煌的创业思路深受英伟达影响,他总结为“拿着锤子找钉子”。在不同阶段,因涉及领域的不同,英伟达曾一度被视为游戏、汽车等行业的公司,如今又被视作最成功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。其中不变的是芯片和计算技术。
群核和英伟达拿着同样一把叫“GPU”的锤子,最终是想让3D渲染和计算技术在不同行业应用。相比英伟达,群核专注于“空间设计”这一维度,曾尝试过游戏、电影等行业,目前在家装行业站住了脚,未来还将尝试广告设计、电商棚拍、机器人空间训练等领域。
黄晓煌在接受九派财经记者采访时说,是拿着锤子找钉子,还是看到钉子再造锤子,取决于自己有什么。
“有的创业者是行业里出来的,知道痛点但不一定能找到锤子,也有一些创业者比如我们是技术出身,就只能拿着锤子找钉子,因为当你进入某个行业,手头上掌握的技术不一定就是那个痛点。”
“造锤子”的公司很难去衡量绝对的商业效率,因为技术爆发有极大的不确定性,取决于你看三年、五年还是十年。英伟达也曾陷入过漫长的低谷。黄晓煌认为,关键是在某个方向上有独到的技术路线,而且有足够高的壁垒。只要方向是对的,时间快慢影响并不大,就有可能在某一天获得巨大的回报。当然在这之前,先得确保能够活下去。
【1】如何造锤子?
九派财经:首先请用几句话快速介绍群核科技。
黄晓煌:群核科技是一家空间智能服务提供商。
九派财经:有人将你们定义为空间智能领域的英伟达,准确吗?
黄晓煌:哈哈哈,感谢大家的抬爱。
九派财经:您过去曾就职于英伟达,这家公司对您创业有什么帮助吗?
黄晓煌:对我们的创业思想还挺有帮助的,核心都是先把技术做出来,然后拿着锤子找钉子。
九派财经:会不会觉得“拿着锤子找钉子”是一件效率很低的事情?
黄晓煌:对。但前提是你先有什么。有的创业者是行业里出来的,知道痛点但不一定能找到锤子,也有一些创业者比如我们是技术出身,就只能拿着锤子找钉子,因为当你进入某个行业,手头上掌握的技术不一定就是那个痛点。
九派财经:要怎么提高“拿着锤子找钉子”的效率?
黄晓煌:创业很难讲效率,而是有很大的运气跟信念在里面。像我们做的空间智能为什么直到今年市场才变得这么火?不知道。这是个概率问题,所以你得有耐心。
我原来在英伟达做CUDA(显卡厂商NVIDIA推出的运算平台)的时候,他们也正处于低谷,干了十来年才被市场认可,这样看效率确实很低,但一旦被认可,回报是巨大的。
九派财经: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关键是什么?
黄晓煌:你在某个方向上有独到的技术路线,而且有足够高的壁垒。只要方向是对的,时间快慢影响并不大,最怕的是方向错了。
九派财经:技术也会更迭。波士顿不就被宇树科技更迭了?
黄晓煌:要引领更迭,而不是被别人更迭。波士顿跟英伟达不太一样,它不是某一个技术创新,更多的是一个系统集成,当然中间肯定有很多创新的点,但它不是一个锤子。
九派财经:什么是“锤子”?
黄晓煌:我举个例子,比如说做机器狗的电机可能是个锤子,整个机器狗是一个集成。
九派财经:“锤子”的确定性是不是更强?
黄晓煌:确定性不一定更强,但你可以不断地找它的需求点。
九派财经:如果说创业是把一个不确定的东西变得确定的过程,群核从GPU高性能计算这么一个早期比较边缘的技术,到现在跻身“杭州六小龙”,身为创业者该怎么去建立信念:这件事我一定能够成功?
黄晓煌:我不知道这个“确定性”怎么定义的,但本身是你自己相信这个东西有用,然后去努力实现它的一个过程。在实现过程中一定能成功吗,我觉得是不确定的,而且能做多大也是不确定的。
九派财经:你们在做一个不确定的技术时,相信的是什么?
黄晓煌:当年做CUDA的时候,我相信这东西可以改变计算模型;做GPU加速渲染的时候,我相信它可以改变原有的与渲染相关的产品,把渲染从原本专业级的工具变成一个普惠到所有人的工具。这其中充满了不确定,只有你去做了才知道。因此,如果你初步判断是有价值的东西,多多少少都有市场,只不过是市场大或小的区别。
九派财经:从群核的发展历史中,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创始团队对于技术的感觉,强于绝大多数的技术创业者,这是一种你们自带的能力吗?
黄晓煌:对,团队的基因本身就是做这方面的。
九派财经:有的公司创新是创始人一手推动的,有的是组织型的技术创新、从下到上靠机制解决,你们更倾向于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?
黄晓煌:我们其实没有很“下”,有一些首席科学家、科研人员一起讨论一些东西,但需要这些新的技术本身能给我们足够支持,才能发展起来,完全的自下而上要买那么多GPU、需要那么多数据,一个工程师是很难做的。
九派财经:相当于群核更多的决策来自创始团队?
黄晓煌:那肯定。比如说我们2018年就开始做空间认知的模型,当时整个算法还不成熟,很多时候就是在凭兴趣,觉得这东西一定行,但什么时候行?不知道,于是安排了五到十个人去探索。
九派财经:在技术上有没有什么例子,你们一开始觉得行,但后面被证明不行的?
黄晓煌:那很多了,当然没有绝对不行的,只有当前技术还没搞定的。比如说,我们想把一沓图纸而不是一张图纸,直接识别成一栋楼,到现在没有做得很好,但我觉得将来一定行,多长时间不确定,所以只能取决于你对技术的信仰。
群核之前内部孵化过一个小产品,是AI生成PPT,这现在很火了,但当时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技术路线全错了——过去设想的路径是把PPT结构化、用参数化的方式来生成,现在发现新一代都是直接生成页面代码,像网页一样地去生成。
九派财经:技术路线的错误是因为各个公司擅长的领域不同吗?
黄晓煌:不,技术路线错了很正常,全世界这么多优秀的科研人才,很多人都在同一个方向上探索,你的所有错误都是别人的宝贵财富,让别人知道这条路走不通,就可以去试别的路。
九派财经:如果发生很大的技术错误,是不是会给技术公司造成很严重的后果?
黄晓煌:我觉得任何公司,包括谷歌、OpenAI、腾讯之类的,技术路线的错误是每天都会发生的,你要做的就是控制投入成本。
而且有时候也不是绝对的错误,科技领域很难有绝对的对和错,可能这几年错了,过几年又对。比如说电动汽车100年前就有了,它在100年前肯定是错误的,但现在在有的国家是对的,比如我们国家,但可能去了中东就是错的,毕竟石油那么便宜。所以没有绝对的对错,你得对错误有所包容。
九派财经:支撑一家公司对错误有所包容的最底层基础是什么?
黄晓煌:首先你要活下去,肯定得有钱,没钱谈什么创新,工资都发不起,人就跑光了。
第二,你得对这个事情有兴趣和信仰。可能90%的创新都会失败,但你得确保失败了之后不会痛心疾首,而是觉得即使失败了也有所收获。
九派财经:很多公司虽然都在说自己是科技公司,但更多的是在卷一些价格的东西。
黄晓煌:我觉得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经营方法论,你很难说哪一个是对的,各有各的活法。我认识有一些卷价格的企业,也很好,可能人家擅长的可能就是把供应链成本做低,这也是一种创新,不能说非得技术上的创新才算创新。
九派财经:群核目前的样子离您理想的状态还有多远?
黄晓煌:我没有一个什么理想的状态,创业都是在爬楼梯的过程中,每次有了一个目标,努力实现了,突然又看到一个新的目标。
九派财经:会有可对标的公司吗?
黄晓煌:也没有对标的公司。我觉得公司做多大规模,挺难规划出来的。因为毕竟它是商业,包括英伟达,我在工作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会做这么大,也没有人知道AI会横空出世,当时的想法只是不要被英特尔灭掉、有一些差异化和一些技术创新,就已经挺好了。
我离开英伟达这十来年里一直在观察,当时觉得没有用户在用这个东西,但是后面不断地有深度学习、AI、大模型在陆续出现。到我们创业用GPU集群做渲染的加速,刚成立时,出效果图是一件很小众的事情,没想到能把它普及到几乎所有的消费者这边。
上述事情具体能做到多大,是无法预估的,但对于想实现的东西,实现了是关键,具体能做到100亿市值、1000亿市值,还是1万亿市值,都有一点偶然性,对于事业成功与否没什么区别。
九派财经:企业做大做小都没关系吗?
黄晓煌:能做大肯定是最好,但做到1万亿美金,不一定比一千亿美金强多少。假如说今天没有人发现AI之类的,英伟达可能也到不了4万亿美金,但在此之前谁会知道后面会被发明出来呢?
【2】如何找钉子?
九派财经:第一个客户是如何谈下来的?
黄晓煌:2012年下半年,我们在杭州主动对接装修公司等潜在合作伙伴,也正是这次主动探索,让我们幸运地找到了第一个客户。
这家客户的创始人曾是装修公司老板,当时正独立创业推进新项目,恰好缺乏核心技术支撑,而我们的软件恰好能满足其需求,双方由此达成合作。
其实那一波中国的整个房地产装修行业还是非常热的,大概在接下来十年都还蛮热。
当时要了他8万块钱一个月。我记得在一个周五,他打给我们这笔钱,我就很感动,这份认可成为团队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,这家客户也成为我们首个 “正儿八经” 的商业客户。
九派财经:什么时候逐渐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市场推广路径,用户增长迎来关键节点?
黄晓煌:2014年。当时的推广策略朴素却有效:我们积极参与各类行业展会,以 “高效出效果图” 为核心卖点,通过现场演示强化产品说服力。每次参展,在现场完整演示从户型导入到效果图渲染完成的全流程。当观众亲眼看到高效的渲染效果时,常常会主动鼓掌,这时我们便邀请感兴趣的客户到旁边的展台沟通签约。
这一模式让我们在展会中收获了大量客户,也推动2014年的客户增长取得显著成效。
九派财经:创业初期,是什么让群核相信家装行业存在着商业化的巨大机会?你们做了哪些尝试?
黄晓煌:2011年创业初期,我们就聚焦GPU云计算技术来做应用探索,尝试切入了电影、游戏等多个行业。
当时家装行业在效果图产出环节长期面临效率瓶颈:行业普遍依赖海外本地设计软件,单次渲染需耗费五至六小时,不仅导致效果图服务成本居高不下,更让消费者需等待数日才能看到装修方案,严重影响服务体验与行业运转效率。
我们2013年推出“酷家乐”软件,将效果图产出时间从传统的数小时压缩至10秒,彻底打破了技术与软件对行业的限制。
仅实现效果图的高效产出并非终点——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是让设计方案真正落地。这一过程需要打通从设计到生产的全链路信息化:例如设计图中的橱柜、衣柜,其每一块板材的孔槽位置、铰链型号等细节,都需精准对接工厂生产环节,确保最终产品能与设计方案完全一致,并顺利完成现场装配。
在创业三至五年后,我们进一步研发并推出工业4.0技术引擎。该引擎以参数化设计为核心,具备物理正确约束能力,可实现设计数据与生产数据的衔接,既保障了工厂生产的精准性,又确保了现场装配的准确性,最终实现“全屋定制”场景下的“所见即所得”。
九派财经:如今伴随着房地产整体的衰落,您预计家装行业后续的规模和增速会如何?
黄晓煌:首先我们要对行业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知,这个行业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快速增长。
新房肯定越来越少了,但是老房旧房改造还是多的,甚至还是越来越多的。消费者对于这种美好生活的需求还是在的,年轻人对于居住体验可能要求也还是更高的。
它依然是一个几万亿的产业,也是一个痛点很多的行业,那这时候你的技术能不能解决?举个例子,比如我们今年推出了“AI智能设计平台”,用AI赋能家居客户创建设计方案。截至6月30日,该部分3个月累计订单金额已超1600万元。
九派财经:群核的一位员工说,群核只做标准化产品,不提供定制化服务,这背后的考虑是什么?这是否会影响你们的产品体验?
黄晓煌:单从家居行业举例,这个行业用户群体广泛,从中小装修公司到个人设计师,再到家居品牌厂商,需求虽有差异,但核心诉求(高效设计、精准落地、成本可控)具有共性。
标准化产品不仅不会削弱体验,反而能通过“精准迭代”与“灵活适配”,提升整体体验的稳定性与普适性。一方面,标准化产品的迭代基于全量用户的共性需求,每一次功能优化都能覆盖绝大多数用户,避免了定制化服务中“部分用户受益、多数用户无关”的情况。
从行业实践来看,家装行业的核心痛点是“效率低、落地难”,而非“缺乏定制化功能”。若提供定制化服务,不仅会推高产品成本(需为不同客户单独开发、维护),还会导致不同用户使用的“版本割裂”——部分客户能享受到定制功能,多数客户却需承担更高成本或使用基础版本,反而违背了“用技术普惠行业”的初衷。
九派财经:为什么决定进入电商市场?对于电商市场,群核可以在哪些场景切入?
黄晓煌:群核科技的创始团队都是技术背景出身,这决定了我们持续在用技术迭代产品,适配市场。2013年群核科技因产品酷家乐在家居行业大获成功,现在我们把这种能力带到了电商乃至跨境电商,推出3D AI设计工具“酷家乐电商棚拍”。
在跨境多元的文化背景下,图和视频是决定营销成败的唯一抓手,一张能吸引眼球的商品图常常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下单。如今跨境电商营销场景中,有三个抓住消费者的要素:
第一,高频上新的SKU需要同样的快速营销内容作为配合,而酷家乐电商棚拍的出图,一套只需要30min-3h左右,其中还包含了选景构思微调渲染出图等等环节。
第二,产品的高还原呈现也是营销内容输出的重要一环,消费者对图片真实性要求更高,与实物的差异易引发退货争议,甚至会被平台扣分或者处罚。 在产品形态高还原的基础上,为了图片输出更真实, 我们可通过体积雾、景深、光追技术,还原摄影级效果。
第三,是不同文化环境配合精准匹配喜好,跨境电商企业如果想要做全球市场,一个很现实的挑战就是能不能以丰富的、精准的图去匹配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需求喜好。
九派财经:群核是怎么找到适合自身的商业化场景的?做什么,不做什么,经过这么久的探索,内部有形成明确的方法论吗?
黄晓煌:我们的技术根基源于图形图像学领域——这在早期是一个相对边缘的技术方向。2012 年前,AI尚未大规模兴起,GPU的价值也未被广泛认知,后续的“挖矿”等应用更是尚未出现,全球仅有极少数人意识到GPU可用于通用计算以提升计算性能。
我们几个创始人都在 UIUC(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-香槟分校)攻读硕士期间,该校是全球首个为学生提供英伟达GPU集群用于实践的高校,这让我们得以直观感受到GPU技术的潜力。当时,我们就尝试将机器学习算法迁移至GPU运行,发现计算效率大幅提升;得益于我们一直研究的方向就是图形图像领域,基于此,我们萌生了以GPU技术为核心创业的想法——这正是 “拿着锤子找钉子”的逻辑,而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,便是我们瞄准的“大钉子”,最终促成了回国创业的决策。
本质上,计算性能的提升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,但性能提升能否创造价值,取决于能否找到适配的行业场景,我们选择将GPU技术应用于3D光线追踪级渲染,这一探索直接推动了酷家乐的用户增长与市场拓展。此后AI技术的爆发,本质上也是找到了更多“钉子”(应用场景),但其核心逻辑与我们一致——均是通过突破计算性能瓶颈,解决此前无法落地的行业问题。
九派财经:要不要进入一个市场,跟市场的大小有关系吗?
黄晓煌:这其实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,并非进入大市场,技术就天然具备核心价值,反而需要通过持续试错,才能慢慢找到技术与真实需求的契合点。
九派财经:群核接下来商业化的增长目标是什么?群核如何把握商业化的节奏?
黄晓煌:大概分为三件事情,成为全球空间智能的服务提供商、更快的转动技术和场景的飞轮,做好全球化。
展开而言,
- 持续探索空间智能底层技术,在数据和空间模型层面发挥优势,成为全球空间智能服务提供商。
- 更快转动技术和场景的飞轮,在工具层借助空间智能技术实现在千行百业的落地。比如成为智能体的训练课堂;比如用3D+AIGC的方式实现更逼真和快速的空间设计,例如电商板块;通过数字孪生实现工业柔性制造等。
- 全球化,在数据、技术和软件工具层面都实现进一步的全球化。比如海外设计软件Coohom会进一步在全球拓展,更深入到东南亚、中东乃至美洲市场;技术能力则通过开放开源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,比如群核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进一步拓展硅谷乃至全球的AIGC、机器人等企业,弥补全球范围内三维数据稀缺的问题。
九派财经记者王芊蔚
配资交易软件,配资知识门户,配资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